发布人:办公室 发布部门:办公室 发布时间:2003-12-08 07:28:00 点击率:【打印文章】
合肥市“省家教名校”年会交流材料
肥西中学
一、一年来家长学校工作回顾
1.每学期初制订“家长学校”工作行事历和“家长学校”教学计划。(图片)
2.成立了2003级家长委员会。(图片)
3.2003年4月13日学校举办了高三年级家长学校(图片),高级教师王贵山作《高考前家长应注意的若干问题》的辅导报告。各班举办了“班级家长学校”。
5.计划2003年5月11日(母亲节)举办高一年级家长学校暨庆祝母亲节,因非典延期。(通知)
6.2003年6月,组织了“优秀学生家长”的评比活动。(图片)
7.2003年8月26日,组织了高三年级家长学校函调活动。(图片)
8.2003年9月12日,组织了“家长学校优秀教案”评比活动。(图片)
9.2003年10月26日,举办了高二年级家长学校,邀请科大教授许锡文作《望子成龙与家教方式》的辅导报告,与会家长一千余名,家长反响强烈。会后,各班举办了“班级家长学校”,开展了家长测评“教师职业道德”和“家教学校函调”活动。(图片)
10.每学期各班举办一次班级家长学校,并列入“示范班级”评比。(图片)
11.罗以宏老师《班级“家长学校”的建构模式》和杨昌明老师《陪读陪出的“德育”问题》两篇科研论文分别获得国家重点课题成果二、三等奖。(图片)
二、我校家长学校特点
1.规范化
领导重视,组织健全,认识到位,自觉办“校”。程功明校长亲自抓“家长学校”工作(图片),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组,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(图片),精选了家长学校专、兼职教师(图片),组建了各年级家长委员会(图片),各组织定期开展活动,推动家长学校工作向纵深发展。多年的家长学校工作,使我们逐渐加深了对办家长学校的认识,也尝到了办好家长学校的甜头,由开始“要我办家长学校”转变为“我要办家长学校”,不但要办,还要办好、办大、办强、办实。
2.制度化
①学校《管理规程》编入了“学校家长委员会章程”、“学校联系家长制度”、“家长学校制度”(图片),“班主任联系家长制度”等,按章办“校”。
②学校每学年举办三次年级家长学校。高一年级在“母亲节”或“父亲节”举办,高二年级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举办,高三年级在合肥市第一次抽样考试后举办。
③各班级每学期要举办一次班级“家长学校”,并列入“示范班级”评比。(图片)
3.程序化
①年级家长学校安排的主要内容有领导汇报办学情况,请专家给家长作辅导报告,并适时开展德育教学活动(图片)。年级家长学校会后,举行班级家长学校。
②班级家长学校由班主任主持,主要内容有班级工作汇报,
辅导教师授课,家长代表交流家教经验,家长对教师职业道德测评、家长学校函调等。
4.多样化
①年级家长学校与班级家长学校相结合;
②面授与函调相结合;
③接待与访问相结合(图片);
④请进来与进家庭相结合;
⑤当面交谈与电话交流相结合。
5、科研化
①国家级重点课题“肥西中学德育活动实效性”有专人研究家庭教育,并获国家优秀成果二、三等奖(图片)
②每年召开“班主任及德育工作研讨会”,多篇家教论文在会上交流(图片)。
③家长学校有关研究成果进入校园网,网上与兄弟学校交流。
三、转型期“家长学校”的实践与思考
(一)家长学校要办大、办强、办出效益
家长学校是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,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,是学校发展的需要。今后家长学校不仅要办好,还要办大、办强、办出效益。几年来,我校处在快速发展期,教师队伍、办学条件与发展速度难以保持一致。通过家长学校增加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度、理解度、支持度、宣传度和投入度,家长不仅学到了教育子女的方法,同时也增强了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,更加主动地参与学校的管理、监督和评估。家长积极参加“教学开放周”的听课、评课,认真测评《教师职业道德》,及时反馈“家长学校函调”的相关问题,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子女,为学校排忧解难。这几年,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几年,也是相对艰难的几年,更是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相互支持、凝心聚力的几年,家长学校为办学赢得了声誉和效益。
(二)家长同样是学校的主人
我们提出了“学校是教师的,是学生的,是家长的”。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过:“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,倒不如说是操在父母的手里。”一个国家的发展尚且重视家庭教育,何况是学校。当今,国家经济快速发展,独生子女增多,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期望有可能寄托在一个学生身上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,对学校教育更加关注。为此,我们拟定《家长首问责任制》,家长进班监考;制定了《家长接待日》制度,举办了“教学开放周”,请家长进班听课、评课;定期开展《家长测评教师职业道德》活动;定期开展“家长学校函调”活动;定期召开各年级家长委员会,听取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等,视家长为学校主人,提升家长在学校中的地位。
(三)家长学校要走进家庭
几千学生,几千家庭,千差万别,家长学校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。家长学校必须走进家庭。为此,我校制定了《学校联系家长制度》,拟定了《家长首问责任制》,开展了“家长学校函调”活动等,我们要求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定期家访;要求家长学校辅导教师根据“家长学校函调”反映的情况给予书面指导和交流;要求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将相关教师联系电话告诉家长,以便及时沟通、交流;要求班主任请家长来校,不是谈孩子的问题,而是协同教育,指导家教,家长学校只有走进家庭,面对家长,才能使家长学校的作用得以延伸,更具有实效性。
二OO三年十一月八日
![]() | ![]() | ||||